《窗外》
這是一個浪漫,憂傷,淒婉的故事...
《窗外》很美的感言~
愛情有理由嗎,當愛來臨的時候,誰有說得清是怎麼回事,誰又能說那不是風花雪月的浪漫和不識人家煙火的精神靈魂呢! 愛情很虛無也很縹緲,俗人的眼裡愛情不值得一提,聖人的眼裡愛情是人世間最美妙的論語。
看窗外,我們知道了那段淒美得讓人心痛的愛情故事,不管這個故事如何,我們始終無法釋懷愛的真諦! 書中主人公康南作為一個悲劇性的人物在愛的幻影中苦苦掙扎,為了愛放棄一切,最終只能被愛而殺,失去靈魂,而只剩下一副軀殼,在人世間虛度年華! 康南,一個才華橫溢,在生活邊緣苦苦掙扎的可憐兒,遇到了一個知音,能夠讀懂他的情,欣賞他的詩歌的可人兒江雁容。 江雁容,一個從小掙扎在家庭的環境裡,無助被忽視感情交流的心靈,在深深呼喚著那份能夠讀懂她人生的愛人。 可惜這段唯美的愛情的發展並不如人所願,畢竟沉淪的師生戀差距之大,無法讓世人所領悟,即使再多麼的強烈,朦朧甜美,也自然會苦澀無結果。 畢竟為了愛,真得可以拋下工作和賴以生存的唯一方式的人有幾何? 為了愛,真得可以拋下父母和家人的反對嗎? 我們畢竟都是俗人!
江雁容的愛,充滿幻影,只看到康南那深邃的、脈脈含情的眼睛,那似笑非笑的嘴角,那微蹙著的眉峰,那瀟灑的風度,和那曠世的才華,而忽視了年輪的侵蝕讓人慢慢老去,尤其是最後康南的潰敗,讓人覺得幻想中的愛情總比現實美得多。 而康南在失去妻子以後一直處在深深的自責之中,不是為了苟且偷生地活著,也不至於淪落到教書的地步。 而他的憂鬱、他的自責讓江雁容捕捉到了,她就像一台含苞待放的幽藍,脫俗無染,深深撞擊著康南的靈魂最深處,可惜這份超越社會及年齡的愛情卻在最後都落荒而逃,康南失去愛,變得盲目,自生自滅。
其實我覺得窗外給人感覺太過沁涼,如果有改編,真希望康南能在江雁容的懷里安靜的死去,畢竟吸收了那麼多尼古丁和酒精的人也活不了太長! 可惜,愛了都毀了,再如何希望也回不到夢中的意境中,畢竟人生只是一種存在的現實。
《窗外》的風景 永恆不變的只有
《窗外》,它留住了我們的青春與夢想,提醒我們曾經擁有的一段回憶。
《窗外》攝於1972年,那年我剛高中畢業,還是個愛做夢的年齡,就像初生之犢,一頭撞進了森森的叢林裡。 幸運的是我遇見的都是圈裡的老實人,所以在這個大染缸裡並沒有被污染,一路走來也很順暢。 在影圈22年的日子裡,我和我的影迷們一起成長著。
拍攝的第一天,一把大剪刀把我剛剛留了3個月的頭髮剪短到耳朵之上,讓我哭得眼睛都腫了。 初中3年加上高中3年,一共6年時間,學校規定我們的頭髮長度在耳上一公分,於是畢了業第一件事就是把頭髮燙了留長。 雖然知道演的是高中生,還是捨不得那一把長發。
•••“她像個木頭”•••
電影前三分之二的學生戲,對於剛離開校門的我,不是問題。 結婚以後的戲,在沒有接受過演藝訓練和沒有生活體驗下,演起來明顯的生澀。 我的初吻就獻給了這部戲。 還記得和男主角胡奇拍接吻那場戲。 他教我把牙齒合上,嘴唇張開,其它的就交給他。 我照做,兩個人牙齒磨得咯吱咯吱響。 導演喊“卡” 之後,我見攝影師陳榮樹的眼睛由鏡頭後面移開,一臉迷惘地說:“她像個木頭” 。
《窗外》女主角江雁容的知己由張俐仁飾演,她也是我要好的高中同學,現在育有一子一女,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。 演我妹妹的恬妞,當時只是個初中一年級的學生,還背著書包來片場。 (現在她的女兒已長大成人了。) 她經過兩次失敗的婚姻,目前還在影圈發展,是個自食其力的堅強女性。
演我另一個同學的謝玲玲,在她只有幾歲大的時候,就已做了童星。 第一部戲是李行導演的《婉君表妹》。 大大的眼睛,小小的嘴巴,又聰明又可愛。 當時大受歡迎,也小有名氣。 很早就嫁入豪門,現在已經是單身,與五個兒女同住,是個偉大的母親。
而男主角胡奇,戲拍完幾年就因病去世。
•••光陰呢喃人生故事•••
兩年前《窗外》導演宋存壽住在療養院裡,我去探望他。 我們緊緊握著對方的手許久許久,彷彿又回到了35年前的《窗外》時期。 導演的神情就像當年一樣。 眼皮低垂著,像是陷入深深的思緒中。 我回憶當時年少不懂事,常惹他生氣,感到有些愧疚。 可他哪裡會記得這些。 那一刻,所有的前塵往事,都化成了美麗的回憶。 他提到。 夢里胡金銓導演找他拍戲。 兩年之後(2008年) ,他離開了人間,或許是應了胡導演的約,上天堂拍戲去了。
《窗外》合夥人鬱正春,也是《窗外》的導演之一,對電影十分狂熱,每天準時到片場,經常指導我演戲,他不厭其煩地跟我對戲,拍到需要大笑時,他會在我對面哈哈大笑,讓我跟著入戲。 因為宋導演的去世,我約他到四季酒店敘舊。 當我踏入四季酒店的咖啡廳,眼前見到的是一位步履蹣跚、身形肥胖的背影。 在這個時髦而現代的場合,似乎顯得很不搭調。
以上圖片取自網路
分享與懷舊經典國片
若有侵權敬請告知
會馬上撤下及刪除